6月13日,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牽頭,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參與,通過遠程醫學會診中心,與埃及開羅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院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國家的腫瘤研究機構開展實時交流,實現了跨國家、跨地域、跨院區的無縫對接,交流分享國際先進診療理念,共同探討疑難病例,研究更優治療方案,為國內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和長期生存的雙重獲益帶來了更多可能。
埃及開羅大學Hamdy A.Azim博士,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院Seock-Ah Im博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鋒教授、滕月娥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三科科主任張瑾教授、李春艷副主任醫師,分別針對國際先進乳腺癌相關診療對策及最新進展進行交流及探討,分享了關于晚期HR+/HER2-乳腺癌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的新進展。
國際上已通過全球多中心臨床研究充分證實了CDK4/6等抑制劑在一線治療和后線治療中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對于部分對常規治療不敏感的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采用靶向藥物聯合內分泌治療能夠顯著改善部分期乳腺癌患者的預后。
亞洲乳腺癌群體具有自身特點,絕經前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可能要高于西方國家。在場各國專家針對亞洲乳腺癌人群內分泌治療的療效特點,就如何使得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專家共識的治療方案得以在亞洲乳腺癌患者身上更好地應用,進行了討論和推薦,為如何更好地開展亞洲臨床數據收集、更精準的篩選出獲益人群、打好乳腺癌治療的“組合拳”提供更多思路。
通過國際之間定期的協作和探討,搭建國際醫療學術交流平臺和患者提診療平臺,可以為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提供更多方式,帶來控制腫瘤、延長生命、提升生活質量的希望。
供稿 | 朱蕓
攝影 | 楊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