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27日,由中國抗癌癥協會腫瘤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和天津市抗癌協會腫瘤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天津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天津市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天津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和天津市醫學會臨床液體治療學分會共同協辦,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腫瘤重癥無創微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培訓班”暨“腫瘤重癥超聲培訓班”在天津順利召開。
26日,腫瘤重癥無創微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培訓邀請本領域知名的專家教授進行授課,先后就腫瘤重癥無創微創血流動力學治療理念、監測方法,腫瘤重癥患者血流動力學監測的最新進展以及新技術新理念的臨床應用做出了精彩而詳細的授課,對臨床日常診療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培訓的休息時間及日間授課結束后,仍有多位學員與專家就今日授課相關的臨床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專家們通過詳盡清晰的點評分析,解答了大家許多在臨床上的共同困惑。
27日腫瘤重癥超聲培訓中,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海濤教授帶領授課團隊和來自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劉春廣教授系統地將重癥超聲和重癥基礎精華培訓課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理論課程后分組“hand on”環節,專家們親自上陣,手把手、一對一進行實際操作演示、督導訓練、互動答疑。近4個小時與重癥超聲大咖們近距離的接觸,學員們飽含熱情、全身心的投入,收獲了滿滿的“干貨”。會后學員們篤志不倦,意猶未盡,對此次這種形式的培訓評價頗高。
雖然七月酷暑炎熱,但會場內的學術氛圍依然熱情高漲,來自天津市20余家腫瘤重癥醫學、護理專家、同道近百人參會,現場座無虛席。王東浩教授介紹腫瘤重癥醫學專業作為腫瘤學和重癥醫學的交叉學科,在腫瘤重癥患者的臨床救治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為適應腫瘤重癥患者臨床特點,無創微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在掌握其疾病狀態并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等方面具有更快捷、準確、重復性好等特點。同時重癥超聲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也為腫瘤重癥臨床醫護人員提供了又一診療利器,用腫瘤重癥思維應用血流動力學、超聲監測技術,解決腫瘤重癥臨床問題,可大幅度提高臨床救治效率,使廣大患者從中獲益。此次培訓班以精品化、小班化為特點,突出腫瘤重癥醫學理念為核心,將腫瘤重癥理念和重癥病理生理可視化,實現臨床患者的可視化管理。希望與會者共同努力,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與衛生服務,做好人民健康的“守門員”。
圖文提供 | 重癥監護科
|